法院組織法(最後更新20180316)

第一章  總 則

第1條(法院之審級)
  本法所稱之法院,分左列三級:
  一、地方法院。
  二、高等法院。
  三、最高法院。

第2條(法院之權限)
  法院審判民事、刑事及其他法律規定訴訟案件,並依法管轄非訟事件。

第3條(法院之組織獨任制與合議制)
  地方法院審判案件,以法官一人獨任或三人合議行之。
  高等法院審判案件,以法官三人合議行之。
  最高法院審判案件,以法官五人合議行之。

第4條(審判長)
  合議審判,以庭長充審判長;無庭長或庭長有事故時,以庭員中資深者充之,資同以年長者充之。
  獨任審判,即以該法官行審判長之職權。

第5條(不合法事務分配之效力)
  法官審判訴訟案件,其事務分配及代理次序,雖有未合本法所定者,審判屬有效。
  前項規定,於非訟事件之處理準用之。

第6條(分院準用本院之規定)
  高等法院分院及地方法院分院審判訴訟案件及處理非訟事件,適用關於各該本院之規定。

第7條(法院之劃分與變更)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管轄區域之劃分或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第二章  地方法院

第8條(地方法院之設置)§31、§47
  直轄市或縣(市)各設地方法院。但得視其地理環境及案件多寡,增設地方法院分院;或合設地方法院;或將其轄區之一部劃歸其他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不受行政區劃限制。
  在特定地區,因業務需要,得設專業地方法院;其組織及管轄等事項,以法律定之。

第9條(地方法院之管轄事件)§32、§48
  地方法院管轄事件如左:
  一、民事、刑事第一審訴訟案件。但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二、其他法律規定之訴訟案件。
  三、法律規定之非訟事件。

第10條(簡易庭)
  地方法院得設簡易庭,其管轄事件依法律之規定。

第11條(地方法院之類別及員額)
  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各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第12條(地方法院法官職等及法官助理之設置)§34、§51、§66-1
  地方法院置法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試署法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候補法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實任法官繼續服務十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繼續服務十五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前項簡任第十四職等法官員額,不得逾地方法院實任法官總額三分之一。
  第二項晉敘法官之資格、審查委員會之組成、審查程序及限制不得申請晉敘情形等事項之審查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司法院因應地方法院業務需要,得調候補法官至地方法院辦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及實體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裁判書之草擬等事務。
  地方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聘用各種專業人員充任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務。
  候補法官調地方法院辦事期間,計入其候補法官年資。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法官助理之遴聘、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等相關事項,由司法院以命令定之。

第13條(院長)§35、§50、59
  地方法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綜理全院行政事務,但直轄市地方法院兼任院長之法官,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

第14條(民庭、刑庭及行政訴訟庭之設置)§36
  地方法院分設民事庭、刑事庭、行政訴訟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必要時得設專業法庭

第14條之1(刑事強制處分庭之設置)
  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分設刑事強制處分庭,辦理偵查中強制處分聲請案件之審核。但司法院得視法院員額及事務繁簡,指定不設刑事強制處分庭之法院。
  承辦前項案件之法官,不得辦理同一案件之審判事務。
  前二項之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第15條(庭長)
  民事庭、刑事庭、行政訴訟庭、專業法庭及簡易庭之庭長,除由兼任院長之法官兼任者外,餘由其他法官兼任,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監督各該庭事務。
  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法官二年以上,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兼任院長或庭長之法官、法官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第16條(民事執行處)
  地方法院設民事執行處,由法官或司法事務官辦理其事務;其法官在二人以上者,由一人兼任庭長,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監督該處事務。

第17條(地方法院公設辯護人室、人員及職等之設置)
  地方法院設公設辯護人室,置公設辯護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其公設辯護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公設辯護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實任公設辯護人服務滿十五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智慧財產法院公設辯護人四年以上,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之公設辯護人,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智慧財產法院公設辯護人之服務年資,合併計算。
  第二項、第三項之審查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具律師資格者於擔任公設辯護人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期間。

第17條之1(司法事務官室)
  地方法院設司法事務官室,置司法事務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司法事務官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司法事務官,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擔任司法事務官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第17條之2(司法事務官辦理事務)
  司法事務官辦理下列事務:
  、返還擔保金事件、調解程序事件、督促程序事件、保全程序事件、公示催告程序裁定事件、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
  、拘提、管收以外之強制執行事件。
  、非訟事件法及其他法律所定之非訟事件。
  、其他法律所定之事務。
  司法事務官得承法官之命,彙整起訴及答辯要旨,分析卷證資料,整理事實及法律疑義,並製作報告書。
  司法事務官辦理第一項各款事件之範圍及日期,由司法院定之。

第18條(調查保護室人員及職等之設置)
  地方法院設調查保護室,置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家事調查官、心理測驗員、心理輔導員及佐理員。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及家事調查官合計二人以上者,置主任調查保護官一人;合計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組長由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或家事調查官兼任,不另列等。
  少年調查官、少年保護官及家事調查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主任調查保護官,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心理測驗員及心理輔導員,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佐理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分之一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第19條(公證處)
  地方法院設公證處;置公證人及佐理員;公證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公證人。公證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主任公證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第20條(提存所)
  地方法院設提存所,置主任及佐理員。主任,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前項薦任佐理員員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佐理員總額二分之一。

第21條(登記處)
  地方法院設登記處,置主任及佐理員。主任,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佐理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前項薦任佐理員員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佐理員總額二分之一。

第22條(書記處)§38、§52
  地方法院設書記處,置書記官長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訴訟輔導等事務,並得分科、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前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第23條(地方法院通譯、技士、執達員及法警等人員職等之設置)
  地方法院置一等通譯,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地方法院為辦理值庭執行警衛解送人犯及有關司法警察事務,置法警;法警長,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副法警長,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法警,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其管理辦法,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地方法院因傳譯需要,應逐案約聘原住民族或其他各種語言之特約通譯;其約聘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第24條(編制)
  地方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副主任一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必要時得依法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人事查核等事項。
  直轄市地方法院人事室,必要時得分股辦事,由佐理人員兼任之,不另列等。事務較簡之地方法院,得僅置人事管理員,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

第25條(編制)
  地方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必要時得依法各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等事項。
  直轄市地方法院會計室、統計室,必要時得分股辦事,均由佐理人員兼任,不另列等。事務較簡之地方法院,得僅置會計員、統計員,均委任第五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

第26條(編制)
  地方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資訊室之行政事項;資訊管理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必要時得置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以處理資訊事項。

第27條(分院之編制)
  地方法院分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綜理該分院行政事務。

第28條(院長之權限)
  地方法院院長,得派本院法官兼行分院法官之職務。

第29條(分院之管轄)
  地方法院分院管轄事件,與地方法院同。

第30條(分院之準用)
  第十一條至第二十六條規定,於地方法院分院準用之。

第三章  高等法院

第31條(高等法院之設置)§8、§47
  省、直轄市或特別區域各設高等法院。但得視其地理環境及案件多寡,增設高等法院分院;或合設高等法院;或將其轄區之一部劃歸其他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不受行政區劃之限制。

第32條(高等法院之管轄事件)§9、§48
  高等法院管轄事件如下:
  、關於內亂、外患及妨害國交之刑事第一審訴訟案件。
  、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第一審判決而上訴之民事、刑事訴訟案件。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不服地方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抗告之案件。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其他法律規定之訴訟案件。

第33條(高等法院之類別及員額)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司法院定之。

第34條(高等法院法官職等及法官助理之設置)§12、§51、§66-1
  高等法院置法官,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試署法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高等法院法官繼續服務二年以上,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依第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晉敘有案者,得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或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司法院因應高等法院業務需要,得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試署法官候補法官至高等法院辦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及實體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裁判書之草擬等事務。
  高等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聘用各種專業人員充任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務。
  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調高等法院辦事期間,計入其試署法官或候補法官年資。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第十二條第九項規定,於高等法院準用之。

第35條(院長)§13、§50、§59
  高等法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綜理全院行政事務。

第36條(民庭刑庭之設置)§14
  高等法院分設民事庭、刑事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必要時得設專業法庭。各庭庭長,除由兼任院長之法官兼任者外,餘由其他法官兼任,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監督各該庭事務。

第37條(高等法院公設辯護人室、人員及職等之設置)
  高等法院設公設辯護人室,置公設辯護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其公設辯護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公設辯護人,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
  前項公設辯護人繼續服務四年以上,成績優良,經審查合格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已依第十七條第二項、第三項、少年及家事法院組織法第十一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晉敘有案者,得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
  前項公設辯護人之服務年資與曾任高等法院分院、智慧財產法院公設辯護人之服務年資,合併計算。
  第二項之審查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第38條(書記處)§22、§52
  高等法院設書記處,置書記官長一人,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一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訴訟輔導事務,並得分科、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前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第39條(高等法院通譯、技士及執達員等人員職等之設置)
  高等法院置一等通譯,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同一法院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四項規定,於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準用之。

第40條(人事室)
  高等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副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科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其中薦任科員不得逾同一法院科員總額三分之一,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人事查核等事項,並得分科辦事;科長,薦任第九職等。

第41條(會計室統計室)
  高等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簡任第十職等,必要時得依法各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等事項,並得分科辦事;科長,薦任第九職等。

第42條(資訊室)
  高等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資訊室之行政事項;資訊管理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必要時得置科長、設計師,科長,薦任第九職等,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第43條(分院院長)
  高等法院分院置院長一人,由法官兼任,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綜理該分院行政事務。

第44條(院長之權限)
  高等法院院長得派本院法官兼行分院法官職務。

第45條(分院之管轄)
  高等法院分院管轄事件,與高等法院同。

第46條(分院之準用)
  第三十四條至第四十二條之規定,於高等法院分院準用之。

第四章  最高法院

第47條(最高法院之設置)§8、§31
  最高法院設於中央政府所在地。

第48條(最高法院之管轄事件)§9、§32
  最高法院管轄事件如左:
  、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第一審判決而上訴之刑事訴訟案件。
  、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第二審判決而上訴之民事、刑事訴訟案件。
  、不服高等法院及其分院裁定而抗告之案件。
  、非常上訴案件。
  、其他法律規定之訴訟案件。

第49條(最高法院員額)
  最高法院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第50條(院長)§13、§35、§59
  最高法院置院長一人,特任,綜理全院行政事務,並任法官。

第51條(最高法院法官職等及法官助理之設置)§12、§34、§66-1
  最高法院置法官,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分設民事庭、刑事庭,其庭數視事務之繁簡定之;各庭置庭長一人,除由院長兼任者外,餘由法官兼任,簡任第十四職等,監督各該庭事務。
  司法院得調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法官候補法官至最高法院辦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及實體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裁判書之草擬等事務。
  最高法院於必要時得置法官助理,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聘用各種專業人員充任之;承法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等事務。
  法官或候補法官調最高法院辦事期間,計入其法官或候補法官年資。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經聘用充任法官助理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第52條(書記廳)§22、§38
  最高法院設書記廳,置書記官長一人,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行政事務;一等書記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書記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書記官,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分掌紀錄文書研究考核總務資料訴訟輔導等事務,並得分科、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前項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總額,不得逾一等書記官、二等書記官、三等書記官總額二分之一。

第53條(最高法院通譯、技士及執達員等人員職等之設置)
  最高法院置一等通譯,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執達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錄事、庭務員,均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前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四項之規定,於最高法院準用之。

第54條(人事室)
  最高法院設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副主任一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科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其中薦任科員不得逾總額三分之一,依法律規定辦理人事管理、人事查核等事項,並得分股辦事;股長由科員兼任,不另列等。

第55條(會計室統計室)
  最高法院設會計室、統計室,各置主任一人,均簡任第十職等;必要時得依法各置佐理人員,依法律規定分別辦理歲計、會計、統計等事項,並得分股辦事;股長由佐理人員兼任,不另列等。

第56條(資訊室)
  最高法院設資訊室,置主任一人,簡任第十職等,承院長之命處理資訊室之行政事項;設計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資訊管理師,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操作員,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處理資訊事項。

第57條(判例編輯及變更)
  最高法院之裁判,其所持法律見解,認有編為判例之必要者,應分別經由院長、庭長、法官組成之民事庭會議、刑事庭會議或民、刑事庭總會議決議後,報請司法院備查。
  最高法院審理案件,關於法律上之見解,認有變更判例之必要時,適用前項規定。

第五章  檢察機關

第58條(檢察署)
  各級法院及分院各配置檢察署。

第59條(檢察機關之設置)§13、§35、§50
  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置檢察官,最高法院檢察署以一人為檢察總長,其他法院及分院檢察署各以一人為檢察長,分別綜理各該署行政事務。
  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檢察官員額在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每組以一人為主任檢察官,監督各該組事務。

第59條之1(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之設置)
  法務部設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審議高等法院檢察署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檢察官之任免轉任遷調考核獎懲事項。
  前項審議之決議,應報請法務部部長核定後公告之。
  法務部部長遴任檢察長前,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應提出職缺二倍人選,由法務部部長圈選之。檢察長之遷調應送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徵詢意見。
  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由法務部部長指派代表四人、檢察總長及其指派之代表三人與全體檢察官所選出之代表九人組成之,由法務部部長指派具司法官身分之次長為主任委員。
  前項選任委員之任期,均為一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全體檢察官代表,以全國為單一選區,以秘密、無記名及單記直接選舉產生,每一檢察署以一名代表為限。
  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之組成方式、審議對象、程序、決議方式及相關事項之審議規則,由法務部徵詢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後定之。

第60條(檢察官之職權)
  檢察官之職權如左:
  、實施偵查、提起公訴、實行公訴、協助自訴、擔當自訴及指揮刑事裁判之執行。
  、其他法令所定職務之執行。

第61條(檢察官與法院之關係)
  檢察官對於法院,獨立行使職權。

第62條(檢察官執行職務之區域)
  檢察官於其所屬檢察署管轄區域內執行職務。但遇有緊急情形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第63條(檢察總長之指揮監督權)
  檢察總長依本法及其他法律之規定,指揮監督該署檢察官及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檢察官。
  檢察長依本法及其他法律之規定,指揮監督該署檢察官及其所屬檢察署檢察官。
  檢察官應服從前二項指揮監督長官之命令。

第63條之1(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如有需要借調相關機關專業人員協助偵查之權限)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為辦理重大貪瀆經濟犯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案件需要,得借調相關機關之專業人員協助偵查。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檢察官執行前項職務時,得經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之指定,執行各該審級檢察官之職權,受第六十二條之限制。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修正之本條規定,自一百零六年一月一日施行。

第64條(檢察事務之移轉)
  檢察總長、檢察長得親自處理其所指揮監督之檢察官之事務,並得將該事務移轉於其所指揮監督之其他檢察官處理之。

第65條(檢察長之職權)
  高等法院及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得派本署檢察官兼行其分院檢察署檢察官之職務。

第66條(檢察官之職等)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特任;主任檢察官,簡任第十四職等;檢察官,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其分院檢察署檢察長,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高等法院及分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檢察官,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繼續服務二年以上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地方法院及分院檢察署檢察長,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二職等;主任檢察官,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或薦任第九職等;檢察官,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試署檢察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候補檢察官,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但直轄市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簡任第十一職等至第十三職等。
  曾任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檢察官二年以上,調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檢察長、主任檢察官、檢察官者,得晉敘至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四職等。
  第三十四條第二項後段於高等法院及分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檢察官準用之。
  第二項、第四項之規定,溯自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九日生效。
  第十二條第二項至第四項於地方法院及分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檢察官準用之;其審查辦法由法務部定之。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任期四年,得連任。
  總統應於前項規定生效後一個月內,向立法院提出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人選。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除年度預算案法律案外,無須至立法院列席備詢。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因故出缺或無法視事時,總統應於三個月內重新提出人選,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其任期重行計算四年,不得連任。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於任命時具司法官身分者,於卸任時,得回任司法官。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於任滿前一個月,總統應依第八項規定辦理。

第66條之1(各級檢察官受調協助檢察官)§12、§34、§51
  法務部得調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檢察官候補檢察官至最高法院檢察署辦事,承檢察官之命,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及書類之草擬等事項。
  法務部得調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試署檢察官候補檢察官至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辦事,承檢察官之命,協助檢察官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及書類之草擬等事項。
  法務部得調候補檢察官至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辦事,承實任檢察官之命,協助檢察官辦理訴訟案件程序之審查、法律問題之分析、資料之蒐集及書類之草擬等事項。
  檢察官、試署檢察官或候補檢察官依前三項規定調辦事期間,計入其檢察官、試署檢察官或候補檢察官年資。

第66條之2(檢察事務官之設置及職等)
  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設檢察事務官室,置檢察事務官;檢察事務官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檢察事務官;並得視業務需要分組辦事,各組組長由檢察事務官兼任,不另列等。
  檢察事務官,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第七十三條第一項附表所定第一類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之檢察事務官,其中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主任檢察事務官,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

第66條之3(檢察事務官處理事務)
  檢察事務官受檢察官之指揮,處理下列事務:
  、實施搜索、扣押、勘驗或執行拘提。
  、詢問告訴人、告發人、被告、證人或鑑定人。
  、襄助檢察官執行其他第六十條所定之職權。
  檢察事務官處理前項前二款事務,視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條第一項之司法警察官。

第66條之4(檢察事務官之任用資格)
  檢察事務官,應就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任用之:
  一、經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或司法人員特種考試相當等級之檢察事務官考試及格者。
  二、經律師考試及格,並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三、曾任警察官或法務部調查局調查人員三年以上,成績優良,並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四、具有公立或經立案之私立大學、獨立學院以上學歷,曾任法院或檢察署書記官,辦理民刑事紀錄三年以上,成績優良,具有薦任職任用資格者。
  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為辦理陸海空軍刑法或其他涉及軍事、國家與社會安全及相關案件需要,得借調國防部所屬具軍法官資格三年以上之人員,辦理檢察事務官事務,並準用前條第二項規定。借調期間不得逾四年,其借調方式、年資、待遇、給與、考績、獎懲及相關事項之辦法,由法務部會同國防部定之。
  主任檢察事務官,應就具有檢察事務官及擬任職等任用資格,並具有領導才能者遴任之。
  具律師執業資格者任檢察事務官期間,計入其律師執業年資。

第67條(觀護人、臨床心理師及佐理員之設置及職等)
  地方法院及分院檢察署設觀護人室,置觀護人、臨床心理師及佐理員。觀護人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觀護人;在六人以上者,得分組辦事,組長由觀護人兼任,不另列等。
  觀護人,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第七十三條第一項附表所定第一類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之觀護人,其中二人得列簡任第十職等;主任觀護人,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臨床心理師,列師(三)級;佐理員,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其中二分之一得列薦任第六職等。

第68條(法醫師檢驗員)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置法醫師,法醫師在二人以上者,置主任法醫師。法醫師,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主任法醫師,薦任第九職等或簡任第十職等。但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法醫師得列委任第五職等。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置檢驗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八職等。

第69條(準用)§22、§38、§52
  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三項、第三十八條、第五十二條之規定,於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最高法院檢察署分別準用之。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得設執行科,掌理關於刑事執行事務,並得分股辦事。科長由一等書記官兼任;股長由一等書記官或二等書記官兼任,均不另列等。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得設所務科,掌理關於監督看守所及少年觀護所之行政事務,並得分股辦事。置科長一人,薦任第九職等;科員,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書記,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股長由薦任科員兼任,不另列等。

第70條(通譯技士之職等)
  最高法院檢察署、高等法院及分院檢察署置一等通譯,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地方法院及分院檢察署置一等通譯,薦任第七職等至第八職等;二等通譯,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三等通譯,委任第四職等至第五職等;技士,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前二項一等通譯、二等通譯總額,不得逾同一檢察署一等通譯、二等通譯、三等通譯總額二分之一。

第71條(各級法院檢察署錄事之設置)
  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置錄事,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第72條(各級法院檢察署之準用)
  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六條、第四十條至第四十二條、第五十四條至第五十六條之規定,於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最高法院檢察署分別準用之。

第73條(地方法院檢察署之類別及員額)
  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各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行政院定之。

第74條(高等法院檢察署之類別及員額)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之類別及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檢察署應適用之類別及其變更,由行政院定之。

第75條(最高法院檢察署員額)
  最高法院檢察署員額,依附表之規定。

第76條(司法警察之調度)
  檢察官得調度司法警察,法官於辦理刑事案件時,亦同。
  調度司法警察條例另定之。

第六章  司法年度及事務分配

第77條(司法年度)
  司法年度,每年自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第78條(處務規程)
  各級法院及分院與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之處務規程,分別由司法院與法務部定之。

第79條(年度司法事務分配之預定)
  各級法院及分院於每年度終結前,由院長、庭長、法官舉行會議,按照本法、處務規程及其他法令規定,預定次年度司法事務之分配及代理次序。
  辦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及其他特殊專業類型案件之法官,其年度司法事務分配辦法,由司法院另定之。
  第一項會議並應預定次年度關於合議審判時法官之配置。

第80條(事務分配會議之主席)
  前條會議,以院長為主席,其決議以過半數之意見定之,可否同數時,取決於主席。

第81條(事務分配變更之程序)
  事務分配、代理次序及合議審判時法官之配置,經預定後,因案件或法官增減或他項事故,有變更之必要時,得由院長徵詢有關庭長、法官意見後定之。

第82條(法官之代理)
  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地方法院院長命候補法官暫代其職務。
  高等法院或地方法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高等法院或地方法院院長調用其分院法官暫代其職務。
  高等法院及其分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高等法院院長調用地方法院或其分院法官暫代其職務。
  最高法院法官因事故不能執行職務時,得由最高法院院長商調高等法院或其分院法官暫代其職務。
  前二項暫代其職務之期間,不得逾六個月。

第83條(公報之出版)
  各級法院及分院應定期出版公報或以其他適當方式,公開裁判書。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項公開,除自然人之姓名外,得不含自然人之身分證統一編號及其他足資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第七章  法庭之開閉及秩序

第84條(開庭場所席位設置及法庭秩序)
  法庭開庭,於法院內為之。但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法院內開庭時,在法庭實施訴訟程序之公務員及依法執行職務之人、訴訟當事人與訴訟關係人,均應設置席位;其席位布置,應依當事人平等之原則為之。
  除參與審判之法官或經審判長許可者外,在庭之人陳述時,起立,陳述後復坐。
  審判長蒞庭及宣示判決時,在庭之人均應起立。
  法庭席位布置及旁聽規則,由司法院定之。

第85條(臨時庭)
  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或分院於必要時,得在管轄區域內指定地方臨時開庭。
  前項情形,其法官除就本院法官中指派者外,得以所屬分院或下級法院法官充之。
  第一項臨時開庭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第86條(法庭之公開)
  訴訟之辯論及裁判之宣示,應公開法庭行之。但有妨害國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虞時,法院得決定不予公開。

第87條(法庭不公開理由之宣示)
  法庭不公開時,審判長應將不公開之理由宣示。
  前項情形,審判長仍得允許無妨礙之人旁聽。

第88條(審判長之法庭指揮權)
  審判長於法庭之開閉及審理訴訟,有指揮之權。

第89條(審判長之秩序維持權)
  法庭開庭時,審判長有維持秩序之權。

第90條(法庭開庭之禁止行為及錄音、錄影相關規定)
  法庭開庭時,應保持肅靜,不得有大聲交談、鼓掌、攝影、吸煙、飲食物品及其他類似之行為。
  法庭開庭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予錄音。必要時,得予錄影。
  在庭之人非經審判長許可,不得自行錄音、錄影;未經許可錄音、錄影者,審判長得命其消除該錄音、錄影內容。
  前項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第90條之1(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得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
  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六個月內,繳納費用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但經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案件,得於裁判確定後二年內聲請。
  前項情形,依法令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或攝影卷內文書者,法院得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
  第一項情形,涉及國家機密者,法院得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涉及其他依法令應予保密之事項者,法院得限制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
  前三項不予許可或限制交付內容之裁定,得為抗告。

第90條之2(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之保存期限)
  法庭錄音、錄影內容,應保存至裁判確定後二年,始得除去其錄音、錄影。但經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確定之案件,其保存期限依檔案法之規定。

第90條之3(法庭錄音、錄影及其保存利用等相關辦法由司法院訂定)
  前三條所定法庭之錄音、錄影及其利用保存等相關事項之辦法,由司法院定之。

第90條之4(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禁止散布、公開播送或不當使用;違反者之處罰)
  持有法庭錄音、錄影內容之人,就所取得之錄音、錄影內容,不得散布、公開播送,或為非正當目的之使用。
  違反前項之規定者,由行為人之住所、居所,或營業所、事務所所在地之地方法院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但其他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依其規定。
  前項處罰及救濟之程序,準用相關法令之規定。

第91條(妨害法庭之處分及效力)
  有妨害法庭秩序或其他不當行為者,審判長得禁止其進入法庭或命其退出法庭,必要時得命看管至閉庭時。
  前項處分,不得聲明不服。
  前二項之規定,於審判長在法庭外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第92條(代理人辯護人妨害法庭之處分)
  律師在法庭代理訴訟或辯護案件,其言語行動如有不當,審判長得加以警告或禁止其開庭當日之代理或辯護。非律師而為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者,亦同。

第93條(審判長所為維持法庭秩序之處分應於筆錄記明事由)
  審判長為第九十條第三項、第九十一條及第九十二條之處分時,應命記明其事由於筆錄。

第94條(受命及受託法官之準用)
  第八十四條至第九十三條有關審判長之規定,於受命法官、受託法官執行職務時準用之。

第95條(違反法官維持法庭秩序命令之處罰)
  違反審判長、受命法官、受託法官所發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致妨害法院執行職務,經制止不聽者,處三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

第96條(法服)
  法官及書記官在法庭執行職務時,應服制服,檢察官、公設辯護人及律師在法庭執行職務時,亦同。
  前項人員之服制,由司法院會同行政院定之。

第八章  法院之用語

第97條(審判應用之語言)
  法院為審判時,應用國語。

第98條(通譯傳譯或選擇文字訊問)
  訴訟當事人、證人、鑑定人及其他有關係之人,如有不通曉國語者,由通譯傳譯之;其為聽覺或語言障礙者,除由通譯傳譯外,並得依其選擇以文字訊問,或命以文字陳述。

第99條(訴訟文書之文字)
  訴訟文書應用我國文字。但有供參考之必要時,應附記所用之方言或外國語文。

第100條(檢察事務之準用)
  前三條之規定,於辦理檢察事務時準用之。

第九章  裁判之評議

第101條(評議之人數)
  合議裁判案件,應依本法所定法官人數評議決定之。

第102條(主席)
  裁判之評議,以審判長為主席。

第103條(評議不公開)
  裁判之評議,於裁判確定前均不公開。

第104條(發表意見之次序)
  評議時法官應各陳述意見,其次序以資淺者為先,資同以年少者為先,遞至審判長為終。

第105條(評議之決定)
  評議以過半數之意見決定之。
  關於數額,如法官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多額之意見順次算入次多額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關於刑事,如法官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不利於被告之意見順次算入次不利於被告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第106條(評議之記載與守密)
  評議時各法官之意見應記載於評議簿,並應於該案裁判確定前嚴守秘密。
  案件之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或曾為輔佐人,得於裁判確定後聲請閱覽評議意見。但不得抄錄、攝影或影印。

第十章  司法上之互動

第107條(法院之互助)
  法院處理事務,應互相協助。

第108條(檢察官之互助)
  檢察官執行職務,應互相協助。

第109條(書記官觀護人執達員及法警之互助)
  書記官於權限內之事務,應互相協助,觀護人、執達員、法警,亦同。

第十一章  司法行政之監督

第110條(各級法院之行政監督)§法官20
  各級法院行政之監督,依左列規定:
  一、司法院院長監督各級法院及分院。
  二、最高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
  三、高等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與所屬地方法院及其分院。
  四、高等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與轄區內地方法院及其分院。
  五、地方法院院長監督該法院及其分院。
  六、地方法院分院院長監督該分院。

第111條(各級法院檢察署之行政監督)法官§94
  各級法院檢察署行政之監督,依左列規定:
  一、法務部部長監督各級法院及分院檢察署。
  二、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監督該檢察署。
  三、高等法院檢察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及其分院檢察署與所屬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
  四、高等法院分院檢察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與轄區內地方法院及其分院檢察署。
  五、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及其分院檢察署。
  六、地方法院分院檢察署檢察長監督該檢察署。

第112條(命令警告)法官§21、法官§95
  依前二條規定有監督權者,對於被監督之人員得為左列處分:
  一、關於職務上之事項,得發命令使之注意。
  二、有廢弛職務,侵越權限或行為不檢者,加以警告。

第113條(懲戒)法官§22、法官§96
  被監督之人員,如有前條第二款情事,而情節較重或經警告不悛者,監督長官得依公務員懲戒法辦理。

第114條(監督之限制)
  本章之規定,不影響審判權之行使。

第114條之1(現職人員之僱用)
  各級法院及各級法院檢察署原依雇員管理規則進用之現職執達員、法警、錄事、庭務員、雇員,其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者,得占用原職之職缺,繼續僱用至離職時為止。

第十二章  附 則

第115條(施行日)
  本法自公布日施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