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名言佳句

論語-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論語-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論語-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論語-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論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敏於事,而慎於言。
論語-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言忠信,行篤敬。
論語-學如不及,有恐失之。
論語-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入則孝,出則弟。
論語-里仁為美。
論語-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論語-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
論語-民無信不立。
論語-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論語-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孔子-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孝,德之本也。
孔子-智而好謀,必成。
孔子-無多言,多言多敗。

禮記-仁者莫大於愛人。
禮記-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君子慎則獨。
禮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
禮記-善稱人,過稱己。
禮記-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禮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與君子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小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禮記-強不犯弱,眾不暴寡。
禮記-聞善以相告,見善以相示。
禮記-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禮記-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孟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孟子-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孟子-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大孝,終身慕父母。
孟子-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孟子-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孟子-教者,必以正。
孟子-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儒家 孟軻-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荀子-少而不學,長無能也。
荀子-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道家 莊周-哀莫大於心死。
莊子-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莊子-搖唇鼓舌,擅生是非。

道家 李耳-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老子-咎莫大於欲得。
老子-舌為禍福之門。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史記-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史記-恃德則昌,恃力則亡。
史記-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滿清 曾文正公-內省不疚,故心泰。
曾國潘-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滿清名臣 曾文正公-誠,則金石可穿。
曾國潘-善莫大於恕。
曾國潘-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曾子-惡之者眾,則危。
曾子-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韓愈-業,精於勤,荒於嬉。
韓愈-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韓愈-聖人無常師。
韓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易經-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左傳-有德則樂,樂則能久。
左傳-動則思禮,行則思義。
左傳-居利思義。
左傳-無德而祿,殃也。
左傳-眾怒難犯,專欲難成。
左傳-舉棋不定,不勝其偶。
左傳-臨患不忘國,忠也。

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朱柏盧-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

南宋名儒 朱熹-言不妄發,發必當理。
朱熹-天下事,壞於懶與私
南宋理學家 朱文公-立志不堅,終不濟事。

北宋 程頤-人心貴乎光明潔淨
程頤-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陶覺-心不細,則慮事不同,心不定,則臨事必怯。
陶覺-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陶覺-凡人不能耐勞苦者,即不能成事業。
陶覺-人無禮義廉恥,不能立身。
陶覺-不孝不悌之人,不可與之為友。

呂坤-人人知足,則天下有餘;人人安分,則天下無事。
明代士子 呂坤-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

尚書-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漢書-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漢書-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漢書-民以食為天。
漢書-民貧,則奸邪生。

後漢書-聖人不獨見為明。
後漢書-刑罰者,治亂之藥石也。

歐陽修-信誼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歐陽修-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書經-樹德務滋,除惡務本
書經-必有忍,其乃有濟。

胡林翼-擇人先品。
胡林翼-用人之道,在得人之心,乃能得人之力。

說苑-臨財莫如廉
說苑-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說苑-患生於疏忽,禍起於細微。

淮南子-患生於多欲,害生於不備。
淮南子-事之成敗,必由小生。
淮南子-積愛成福,積怨成禍。
淮南子-妄言則亂。

宋書-疾風知勁草,嚴霜識真木。
詩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管子-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治易,民貧則治難。
韓詩外傳-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北宋 東坡居士-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南宋 汪革-貧莫貧於無才,賤莫賤於無志。
東漢光武帝 劉秀-有志者,事竟成。
明代 王守仁-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清代 袁枚-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北宋 林逋-不臨難,不見忠臣之心,不臨財,不見志士之節。
唐代古文定 韓文公-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呂邦獻-多欲則傷生。
清代士子 李文炤-儉,美德也。
南宋愛國詩人 陸放翁-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
俗語典-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五柳先生-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顏氏家訓-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宋太宗 趙光義-開卷有益。
黃庭堅-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李世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於中,不免為下。
孝經-人之行,莫大於孝。
元代戲曲作家 秦簡夫-遠親不如近鄰。
西漢 陸賈所著之新語-積德之家,必無災殃。
史典-富貴家宜學寬,聰明人宜學厚。
周代開國功臣 姜太公-貧不可欺,富不可恃。
西晉 傅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晏子-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
高景逸-執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蠹如仇。
岳飛-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天下由是太平矣。
新序-不以私害公。
呂氏春秋-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
蜀漢昭烈帝 劉備-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唐太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明代理學家 張揚園-書必擇而讀,人必擇而交,言必擇而聽,地必擇而蹈。
三國時代吳國大將 陸遜-忍辱所以負重。
公羊傳-君子篤於禮而薄於利。
薛敬軒-為政以愛人為本。
墨子-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素書-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明代學者 吳與弼-處大事者,須深沉詳察。
西漢大儒 董仲舒-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南宋學者 呂祖謙-天下之事,成於慎而敗於忽。
清代學者-汪輝祖,疑人,則信任不專,人不為用。疑事,則優柔寡斷,事不能成。
戰國時代-趙國大將,廉頗,先國難而後私讎。
唐代 李百藥所修之北齊書-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沒有留言: